音(Tone)
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
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
音(Tone)
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
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音色(Tone-color)
指音的感觉特性。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 乐音色。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 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共鸣(Resonance)
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基音(Fundamental tone)
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较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基音决定音高。
泛音(Harmonic overtone)
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较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是泛音。
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乐器和 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音高(Pitch)
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音名(Pitch name)
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被广泛 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唱名(Syllable names)
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音域(Compass)
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较低音和较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调性(Tonality)
调性指调式类别与主音高度。在乐曲中,主音是旋律和声的核心,其它音与之发生从属关系较后中止在主音上。这样的乐曲就是有调性的乐曲。
音阶(Scale)
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來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较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
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remisolla(do)。
大调(Maj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其相邻二音的间距分全音与半音两种。其音阶除第三四两音间与第七八两音间为半音外,其余均为全音。大调的色彩较为明朗。
小调(Min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有“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現代小音阶”四 形式。小调的色彩一般较大调黯淡,常用来表达悲哀忧郁的情绪。自然小调(小音阶)的二三 两音间与五六两音间为半音。
纯律(Just intonation)
与十二平均律不同。音阶中各音与主音的关系均为纯音程。由于这样形成的半音无法分平均,所以不能随便转调,现已被历史所淘汰。
主音(Key-note)
调式音阶里的音。十二平均律(Temperament)音律的一种。把一个八度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的。钢琴竖琴等乐器均按此律定弦。
半音全音(Semi toneWhole tone)
将一个八度音分成十二等份,每一份为半音,两个半音相当于全音。半音相当于小二度, 全音相当于大二度。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Consonant,Dissonance)根据协和的程度可分为完全协和音程(纯1458度)和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3 6度)。除此之外都是不协和音程。
音程(Interval)
指两音之间的距离。计算音程的单位称“度”,两个音之间包括几个音节就称几度。
度数相同的音程又因为其所含半音和全音的数目不同而有纯大小增减等区别。
十二音体系 (
现代派作曲手法之一。由奥地利作曲家勋柏格于1921年创立。作曲家放弃传统的调式调性与和声体制,将半音音阶中的十二个音任意排成一列音列,然后以倒置逆行等技法加以处理, 除非所有的音都出现过,否则任何一个音不得重复。
五声音阶 (prentatonic scale)
八度内有五音,谓之“五声音阶”。
七声音阶 (diationic scale)
八度内有七音,就称为“七音音阶”。
力度 (dynamics)
力度指演奏演唱乐曲时音响的强度。以力度记号表示,如f(强)p(弱)<(渐强)>(渐弱)等。
不定音高 (inderterminate pitch)
乐曲中所采用的没有明确音高的声音叫不定音高。实为噪声,原不属于乐章范围。现代派作 曲家常用之,如锯木声折纸张声打字声扫地声敲击声嘘声呼啸声等等。
不对称节奏 (asymmetric rhythm)
又称“复节奏”(polyrhythm)。在同一乐句或小节中,各声部的节奏不相一致;或在同一小节中,组成各节拍的时值不相一致。广义言之,复调音乐都属于奇异节奏。现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异节奏,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节奏。
切分音 (synopation)
变换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其形成的格式如下(1)弱拍音延续到强拍位置;(2)休止强拍位置;
(3)弱拍音改为强拍。
无调性 (atonality)
指乐曲的构成没有一定的调性基础。
平行五度 (parallel fifths)
乐曲的两个声部隔开纯五度作平行进行。十五世纪以来,在对位与和声上都规定应避免平行 五度之出现。
平行减七弦 (parallel diminished seventh)和弦进行的方式之一。减七和弦由四个音连续小三度叠置而成,其特点是无明确的倾向性。
减七和弦连续出现而不加解决,就是“平行减七和弦”。
节奏 (rhythm)
构成乐曲的基本因素有乐音的高度乐章的时值(包括休止)乐音的强弱三种。
表现于时值与强弱方面的,即乐音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称为节奏。
节拍
乐曲中周期性出现的节奏序列。
主调音 (tonic keynote)
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
主调音乐 (homophony)
复调音乐及单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以一个声部作旋律(曲调)进行,其余声部居于和声衬托的地位。
半音音阶 (chromatic scale)
相邻二音的间距为“半音”,谓之“半音音阶”。
全音音阶 (whole-tone sacale)
相邻二音的间距皆为全音,谓之“全音音阶”。
多重调性(PolytonalityBitonality)
多重调性指同时以两种调性为基础者。
多调性和声(Bitonality Harmony)
现代派音乐作品的特征之一。和弦进行中同时显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性。
华彩段(cadenza)
插于乐曲尾处的辉煌的即兴演奏段落。由独奏者即兴展示其演奏技巧。作曲家与演奏家常为他人的作品写定华彩段。
声部(part,voice)
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
如弦乐四重奏有小提琴第二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混声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
奇异节奏(Conficting Rhythm)
又称“复节奏”(Ploly Rhythm)或“不对称节奏”(Asymmetric Rhythm)。
在同一乐句或小节中,各声部的节奏不相一致;或在同一小节中,组成各节拍的时值不相一致。复调音乐都属于奇异节奏。
现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异节奏,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节奏。
转调(modulation )
乐曲在进行中变换调性。转调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简单的转调常在近关系之间相转。
拍子(beat )
小节的单位时值。小节的拍子结构以拍子记号(time signayure)表示。
表现派(Expressionism)
二十世纪前期流行于欧洲的艺术流派之一。表现派音乐在德国表现绘画(其代表人物为诺尔德基希纳恩斯特)的影响下形成。
与印象派音乐相反,其创作特点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内省,运用变化夸张象征等手法创作题材。表现派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勋柏格韦勃恩等。
罗马奖(Prix De Rome)
法兰西学院于1803年设置的音乐奖。每年授奖一次。竞选者为巴黎音乐学院的作曲专业学生。获首奖(又称罗马大奖)者被保送至罗马学习四年,获次奖得金质奖章一枚。
固定观念(Idee Fixe)
大型音乐作品中贯穿全曲的基本主题。为柏辽兹所创用。“固定观念”原主医学术语,意即“促使出现某种反常行为的错觉或妄想”。柏辽兹曾攻医学,故借以命名其音乐创作中的特殊主题。
和声(harmony )
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续法则 和弦在乐曲上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弦(chord )
和声的结构单位。在自然音阶的和声体系中,和弦由音阶上各音连续三度叠置而成。三音叠置,即成三和弦,由CEG三音组成;其属七和弦,由GBDF四音组成。
定旋律(Cantus Firmus)
自古相传的曲调。其音皆长时值,常作为复调音乐(包括声乐器乐)的构成素材。
中世纪的素歌就是一种定旋律音乐。定旋律乐曲近代多见于用赞美歌曲调作基础的管风琴曲,严格对位的习作亦常以古代的定旋律为题。
变和弦(altered chord,Chromaytic chord )和弦的组成音中有不属于同调性的音出现,谓之变和弦。变和弦常作为转调的准备。
单调音乐(monophony )
单旋律的音乐。复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即不附带任何对位声部衬托句及伴奏等,只 有一条单纯的旋律线。古代音乐及大多数民歌,都是单调音乐。
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
描述故事情节文学意境自然景象等的器乐曲,常有一个揭示乐曲内容的标题。
标题音乐在十九世纪风靡一时,柏辽兹李斯特柴柯夫斯基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皆为的标题音乐作曲家。
柯立芝奖 (Cooledge Prize)
美国钢琴家作曲家柯立芝夫人于1918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皮茨尔德城创设“伯克夏室内音乐节”,一年一度,设柯立芝奖奖励优秀室内乐作品。该音乐节现已经迁至华盛顿举行。
复调音乐(polyphony )
单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由两个以上各自独立而又根据和声法则同时进行的声部组成的音乐。其性质与“对位音乐”(counterpoint)基本相同。
复对位(compound counterpoint )
凡对位音乐的各声部可以高低易位者,统称为复对位。复对位按声部数量可分为二重对位 三重对位四重对位等。
音域(compass )
人声或乐器发声的音调广度,常以其高低两极音表示之。各种音域,其各局部的音质不相同,这种局部,称为音区(register),在人声则称为声区。
音程(intreval )
两乐音之间的音高差距。通常以自然音阶两音之间的音级数(包括边缘两极)作为音程的量度。
音高(pitch )
乐音在音阶上的高度。如C音D音等。在物理上,音高决定于发音体的振动频率,在 心理感觉上,音高之决定还稍受音的响度的影响。
音调(idiom )
某一时代民族地区流派作曲家特有的音乐风格。如言某民族或某的民歌音调。
音阶(scale )
音乐上所用的音,根据一定规律,在八度内按高低次序排列之,即成音阶。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皆有其独特的音阶。
神秘和弦(Mystic Chord)
斯克里亚宾的一种和弦,由四度叠置而成。其组成音按泛音列法则产生。
室内乐(Chamber Music)
原指演奏家于室内(而非教堂剧院音乐厅)的乐曲。近代室内乐指乐曲的一个声部由一名演奏者担任演奏的器乐合奏曲,各人所奏部分在乐曲中不分主次。
室内乐常按演奏人数区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
美声唱法(bel canto )
声乐表演风格之一。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演唱者追求音质的优美自然与歌唱表演的华丽辉煌,而忽视词意和感情等的表达。
以运用美声唱法著称的作曲家有贝里尼多尼采蒂罗西尼等人。他们所作的歌剧常称为“美声歌剧”。
洛可可时期(Roccoco Period)
洛可可,原意为“贝壳形”,一种建筑与美术风格,其特点为崇尚华丽和纤巧,盛行于法王路易十五时期。
音乐史上称1725——1775年间的音乐为洛可可音乐。这一时期上承巴洛克时期,下接古典时期。
配器(orchestration )
作曲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器乐合奏曲中各种乐器的配合。其内容要点为各类乐器性能各类乐器的音色对比与配合乐曲原音响统一。
配器除用于初始写作之外,亦常用于现成乐曲配器,如将钢琴曲重奏曲等,改编为管弦乐曲。
调式(mode)
据以构成乐曲的基础音列。其中一音为中心音,其余各音与该中心音具有依存关系。
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以主调音的音高表示调式,谓之“调性”。
乐曲之构成而无一定的调性 基础者,谓之“无调性”;同时以两种调性为基础者,谓之“多重调性”。
通奏低音(ThoroughBass/Figured Bass)
即“数字低音”,乐曲伴奏部分的一种简略记谱法。其所用和弦只记一个低音,而以数字指明实际演奏的和弦性质。
旋律(melody)
不同高低与不同时值的音前后相连,即成旋律。旋律的要素一为音高,二为节奏。较原始的音乐公有旋律,甚至仅有节奏。现代音乐也有只求和声与配器等的新奇而忽略旋律的。
清唱剧(Oratorio)
大型声乐曲,以宗教事迹或史诗为题材。由独唱合唱与管弦乐队组成,演于音乐厅或教堂,而不用布景服装及身段表演。
但较早(十六世纪中期)的清唱剧亦用布景与服装。清唱剧多由宣叙调咏叹调和合唱组成,而无对白和舞蹈。
弥撒曲安魂曲受难曲的体裁与清唱剧相似,但限于宗教内容。康塔塔亦与清唱剧相似,但其篇幅较小。
密集音簇(Dense Cluster)
又称音簇(Tone Cluster),和弦之一种,由多个音以半音连续叠置而成。在记谱上,其符头形成一簇,故名。现代派作曲家常用之,在钢琴上演奏的方法是用手臂猛压键盘。
维也纳乐派(Vienness School)
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指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期活动于维也纳的海顿莫扎特 贝多芬舒伯特等几位古典作曲家。二十世纪前期活动于维也纳的几位十二音体系作曲家,即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等,亦被称为维也纳乐派。
喜歌剧(Opera Buffa)
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的歌剧体裁。与正歌剧相反,喜歌剧常以民间日常生活为题材,音乐活泼轻快,包含用于“干燥的宣叙调”演唱的说白。
另有一种十九世纪流行于法国的喜歌剧(Opera-Comique),剧情诙谐,有说白,音乐多用通俗歌曲,如比才的《卡门》。
棱形旋律(Angular Melody)
现代派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对某些滑音乐器的记谱,往往不用通常的音符,而用线条标出音的走向及其高度变化。
当高低音交替进行时,谱线常显出棱角形,这种曲调进行称为棱形旋律。
强力集团(The Mighty Handful)
又称“五人团”(The Five),指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五位代表人物,即居伊巴拉基列夫鲍罗廷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由俄国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于1867年定名为“强力集团”。
数码歌剧(Number Opera)
以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芭蕾舞等连缀而成的歌剧。全剧包括若干分曲,每一分曲标有数码,故名。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的歌剧,多属这种类型。
歌剧(Opera)
一般指以歌剧为主,以管弦乐队伴奏,有舞台布景化装与舞蹈动作的戏剧。有时还加独白对白等。
歌剧是综合性艺术,包括音乐戏剧诗歌舞蹈舞台设计化装灯光等多种艺术成分。如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选曲《晴朗的一天》——巧巧桑的咏叹调。
摹仿对象(ImitativeCounterpoint)
对位音乐的各声部结构建立在主题摹仿的基础上,卡农赋格等均属之。
爵士音乐 (Jazz)
一种通俗音乐。二十世纪初在美国南部新奥尔良圣路易斯等城市开始流行。后来的爵士音乐包括勃鲁斯比博普摇摆曲等。节奏复杂,常用切分音。
所用乐器有小号长号单簧管萨克斯管钢琴吉他低音提琴鼓等。乐师以黑人居多。
爵士音乐的演奏风格可分为两派:
(1)“热派”,拍子急促热烈,旋律乐器常用作即兴演奏;(2)“甜派”,拍子较徐缓,常运用自由节拍,抒情色彩较浓。
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是
(1)。曲调旋律节奏拍子速度;
(2)。调和声;
(3)。力度;
音乐的分类
(一) 音乐按声部和声部状况可分为单声部音乐复调音乐主调音乐。
音乐的分类
(二) 音乐按照性质分可分为纯音乐标题音乐轻音乐爵士音乐。
乐音体系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调号
变化记号若使用在整首曲子中,使这首曲子中的每逢指定的音都要升或降,那这時候这个变化记号就被称之为调号。
节拍
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旋律
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较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黄河梦》是作曲家潘兆和于1987年专门为美声唱法男高音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作品一经问世即得到国内声乐演唱界的一致喜爱与好评,成为高等音乐与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重要曲目之一,同时在数届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上被参赛歌手所争相演唱。
演唱提示
此曲抒发了一位在黄河边长大的海外游子,远隔重洋对故乡——黄河的无限眷恋。篇幅不长,言简意赅。开始是平静的触景生情,引起对往昔的追忆。音区较低,是小调色彩,声音要抒情柔和而不漂浮,浑厚而不偏重,注意胸腔共鸣与头腔共鸣的比例要调整得适度。紧接着描写梦中向往的美好情境,音乐采用了大调色彩,较为明朗,同时旋律的流动性加大,音域也在中高声区,并多处运用了三连音以表达人物内心的激动,但当梦醒时,又回到现实中,心情无限惆怅,这时又以小调来表现。结尾处,虽是小调色彩,但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慷慨之情。演唱者要从内容语气上把握好人物感情。在用声上要做到低中高声区都能保持住女中音的音色,不能到高声区就变成女高音的声音,这首歌中,高声区换声点附近的声音较多,这种声音较难掌握,要正确解决好混声的比例,才能流畅地完成歌曲表现的要求。
迪里拜尔曾经直率的说:”我想用我的表演告诉观众,真正的独唱音乐会应该是怎样的品质——大话少说咱们实实在在干点事“”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唱,这个舞台那个舞台,大剧院的歌剧和各种比赛,参加了很多很多各种大型的活动,就是没有时间也没想起来开个独唱音乐会,一转眼弹指一挥间是十几年过去。十几年后和大家见面,希望我能在台上有良好的表现。大话少说,咱们实实在在干点事儿。“”唱歌不要浮躁也不要较劲“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迪里拜尔说:”我所有的学习都是在中国完成的。我是在国内读完研究生才出的国。当时正值出国热,很多人都出国,而我读完研究生并没有想出国。参加了芬兰五年一届的国际声乐比赛后,芬兰国家歌剧院邀请我到他们那里演唱,当时的情况在那里可以演歌剧,我是从那里走向欧洲舞台的。但是,祖国培养了我,就像父母培养了你,你就应该对父母尽孝心一样,祖国培养了我,我就应该为祖国尽一份孝心。无论是我的祖国中国还是我的第二故乡芬兰,我都充满着感恩。“说到近几年在国内的演唱和教学,迪里拜尔说:”的确,和我们当年学习相比,祖国的声乐教育人才培养是进步了一大块。但是,还是在专业上依然有各种唱法‘撞车’争论的现象。“迪里拜尔说,自己在1979年还没考上音乐学院的时候,她的老师郭凌弼在教学时就发现民族唱法老用本嗓演唱,不能唱多久,表现力也受影响,便摸索了一条路,在她身上做了一些尝试,”当时我的老师希望我把美声唱法唱到家,也把民族唱法唱到家,实际上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我在芬兰比赛获奖后,我在新疆举办独唱音乐会时,较后一首歌就是用大本嗓唱的维吾尔族歌曲。“不过,迪里拜尔认为虽然技术上可以做到,但是没有必要较劲,”一个人不能什么都得通,搞得自己疲惫不堪,搞成四不像。我觉得我们现在有这种状况。因为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还是有一定的矛盾的,我们国家不缺人才,让唱民歌的人唱民歌,唱美声的歌唱家唱好美声,每个人把自己的唱法做到淋漓尽致,这就很不容易了,不是什么都能的。什么都能,这是浮躁的表现。“”歌唱通道“是一个声乐专用名词,是一种想象中的假设和比喻,也就是发声时感觉到在双耳后居中的上下垂直线上,有一个管状的通道。在整个歌唱过程中,这个通道一直处于”吸开“的状态中,使之始终保持通畅。在发”u“元音时比较容易找到此种感觉,故也称”u通道“”后通道“。
训练打开通道的办法,多是用发”u“元音的练习。发声时要把小舌头(悬雍垂)向后上方卷起,并把小舌头后面的空间向后吸开,同时配合后鼻道的向后吸开进行发声练习。
在后鼻道的后上方,有一个声音的”哼点“,这个点要集中和紧绷,它是声音的质量和音色的体现。
歌唱的”通道“要唱宽不唱窄,声音的”哼点“要唱小不唱大。
需要提醒的是:所有的动作都是在柔和协调平衡的状态下完成的,任何部位的过于用力和僵硬都是不对的,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声音。
在进行建立通道训练的阶段,某些学生发出的声音让有些人可能接受不了,可能会怀疑:声音是不是太靠后了?是不是没有色彩了?是不是咬字不清了?是不是太像美声了?……可以肯定的说,以上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追求的理想声音应该是”通松透亮“的,”通“是放在位的。只要把声音唱”通“了,那么发声技术上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其它问题很快都会迎刃而解。
声乐训练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阶段性。切不可拿声乐演唱的较终标准来要求我们”半成品“的学生。笔者亲眼见到过很多声乐教师为尚未建立歌唱通道,声音还在挤卡的学生处理作品风格语言感情等等的现象。这有多大意义呢笔者认为,声乐的训练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发声技术问题,只有把学生的声音训练的基本达到”通松透亮“之后,再进行其它方面的处理和训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和追求的目的。
前通道就是以前中支点(中山装第二纽扣,大概是胸口位置)为假想喉头发声时的感觉通道,与之相对,后通道就是”u“通道,也称全通道,通俗说就是发出”u“母音时气息流动的比较靠后的感觉通道(唱高音时自然就会用这个通道的,不然就很难唱上去),通道的位置是沿耳朵---后腰----后脚跟这一直线,想象一下喉头长在后腰中部的位置(唱民族),或长在脚跟(美声),发声时把气息吸到这一位置上,自然会解放喉头,并在这个位置上咬字换字,使声音位置统一,注意那个假设的位置上的喉头大小要固定,太大声音会变雄厚,太小声音会变集中明亮,也可虚可实。吸气时喉头以上的口腔要充分打开,喉头打开下降,胸腹式呼吸,气沉丹田,横膈膜下降被拉平,发声时保持气息沉在丹田的感觉,不能上浮,即横膈膜保持下降被拉平的状态,后腰和小腹收缩用力,后通道保持吸气饱和后的较为通畅的不僵硬的形状,气息沿后通道均匀的流向眉心,当然提笑肌会使声音更集中明亮(民歌),美声唱法只需稍微提起,使上口盖成拱桥型,小舌头上提,打开鼻咽腔,这样就有了很好的头腔共鸣。
在唱法特点方面
合唱是一门共性的艺术,解决好演唱的共性是合唱的的关键。
● 合唱共性强调队员发声状态,位置,音色以及表达情感等诸多方面的统一与和谐。合唱队每一成员在演唱过程中,都要仔细聆听他人的声音,以求每个声部及声部之间达到和谐的音色。较终达到整个合唱队的和谐。
● 而独唱完全是个性艺术,它的演唱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以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音色作为发展目标。优秀的独唱者都在不断学习钻研,努力总结出一种完全适合自己的发声状态,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表现风格。
在气息的运用方面
独唱中呼吸要求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根据歌曲要求一次较长的可达十几到二十秒。一首歌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变化,全靠呼吸肌坚强而又灵活的运动来完成。
在合唱中,合唱队的个体呼吸与独唱中的呼吸是相同的。但是,合唱队作为一个整体,因其由多个发声个体组成,便拥有灵活运用气息的巨大优势。
可以使用合唱队全体成员在同一瞬间呼吸的整体呼吸法,也可以使用各声部在不同瞬间呼吸的轮流呼吸法,还可以使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经常在同一声部内部进行,也要以在声部之间进行的循环呼吸法。
这些气息运用方式为合唱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是独唱无法达到的。
在发声状态方面
● 合唱在演唱时,发声状态大多以混声半声,轻机能为主,要求声音富有弹性,有控制的气息可以不断变换在主旋和副旋之间。
演唱时除男低之外要少带胸声,歌唱喉头保持开放状态。声音焦点的位置清晰靠前,声音平直抒情,没有抖动,柔中带刚。声音的整体线条清晰,抒情性强积极地控制气息的大小和音量的强弱,做到高而不挤 低而不压 强而不炸 弱而不虚,这些都是合唱的特点。
● 而在独唱过程中,特别是在歌剧的演唱中,多用真声强机能演唱。要打开共鸣腔体,要富有激情,并要达到强烈的程度。
为达到较强烈的激情演唱,气息要吸得深,吸得多,张大嘴,打开所有的共鸣腔体,感觉有气柱作支持,声音位置的焦点相对靠后,演唱时是吸着吞着哼着唱,有很好的咽壁能力,咬字吐字都在咽壁上。演唱时主要用真声,状态要较开较大,那么合唱时的状态就要有控制,撑得不那么满,不追求响和亮的,同时注意与其他声部的配合。
在音域和音量方面
音域,它的较高音由女高完成,它的较低音由男低完成。女高音较高音有把握演唱到小字三组的c,甚至小字三组的e,男低一般能演唱到小字组的d,到少可以演唱到小字组的c。合唱队可演唱三个八度的曲目。
而一个好的演唱家,有效音域也只能在两个八度左右。
合唱因为是众多人一起演唱,所以音量强弱反差也很大。
强声演唱时,具有排山倒海之势;弱声演唱时,可以听到绵绵细雨之声。在这方面独唱也远不能及。
在其他方面
合唱为四声部,可以演唱多声部的歌曲,可以将歌曲处理的更细腻;而独唱是对单旋律歌曲通过高度的艺术处理,将歌曲的演唱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
合唱与独唱,由于演唱方法不同,所以在运用音乐语言抒发感情,表达意志的作用方面各不相同,但却可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古典吉他独奏与重奏,陶冶情操;民谣吉他弹唱伴奏,简单易学;(1)外形结构特点琴的指板与吉他音箱结合处,古典吉他12品,民谣吉他14品,有背带扣。
(2)琴弦:
古典吉他使用的是尼龙弦。民谣吉他是钢丝弦。有的人问古典吉他一定要用尼龙弦吗?回答是肯定的。
(3)演奏形式:
古典吉他适合于独奏重奏协奏和为经典歌曲伴奏,及吉他交响团。民谣吉他的演奏方式比较单一,大都只是弹唱时伴奏,或乐队里弹solo。也有用钢弦吉他(民谣吉他)演奏指弹吉他曲目,创作了不少另类的风格。在音乐艺术方面,古典吉他表现力比民谣吉他强。初学者建议先学习古典。
(4)学习方法:
古典吉他的学习:正规的姿势(琴手坐姿等)训练和循序渐进的练习,讲究严谨性专业性音乐性。伴奏用,民谣吉他演奏古典吉他曲目会失去乐曲味道)。吉他,电声吉他/贝司却是从古典吉他中逐渐演变的用于乐队伴奏的现代乐器。
民谣吉他的学习:比较自由,主要在伴奏类型和节奏上下的工夫要多,入门相对比较简单。
(5)使用的记谱法:
古典吉他:五线谱。民谣吉他:六线谱简谱
(6)艺术内涵:
古典吉他:演奏经典音乐,代表有高雅艺术,要求欣赏人有一定的音乐素质。
民谣吉他:表现的艺术内涵一般从属于演唱人和歌曲,真正能够把歌曲的内涵通过伴奏来更贴切的表现,这就需要双方的配合能力。
什么是意大利美声唱法? 有三个基本条件:
喉头保持在较下面,尽量打开喉咙,
使声带完全自由地工作。
运用面罩共鸣。
运用横膈膜支持。
三个基本条件之间的关系:
用打哈欠的感觉去打开喉咙,打开喉咙的目的是为了使声音进入面罩。喉结稳定是靠横膈膜支持好。实际上,打开喉咙放下喉结横膈膜支持是美声唱法的核心。
美声的演变:
艺术歌曲就狭义来说,是指富有特色的十九世纪德国独唱声乐作品;就广义而言则泛指作曲家在各个时期创作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独唱歌曲。
文艺复兴是十四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在欧洲一些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和思想革命运动,它要求以”人“为本,反对神的,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歌颂爱情,肯定现世生活。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新兴资产阶级特别需要新的音乐来丰富它的精神生活,在帕莱斯特理那(Ciovanni Pietiuig Palestrina,1525—1594)和拉索(Qiando di Lasso,1532—1594)已将多声部复调合唱发展到高峰顶点的情况下,许多意大利作曲家想寻求新的创作天地,以发挥他们的才智。他们认为在一首歌曲中同时存在多条独立旋律的进行,不同声部同时唱出不同歌词对表达词义和情感都是一种干扰,于是提出了”向对位法宣战“,恢复古希腊单声歌曲的主张,以利于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于是卡奇尼(Giulio Caccini,1546—1618)出版了题名为”新乐曲“的独唱歌曲集,附上通奏低音伴奏。为恢复早已被遗忘的古希腊悲剧,艺术家们探索试验在实践中却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歌剧。作曲家佩里(Jacopo Peri,1561—1633)和诗人里努奇尼创造了歌剧《达芙尼》,1597年在宫廷里作非正式演出(乐谱现已失传),1600年他们又写出了《优丽狄茜》(Euridice),并作公开演出,于是1600年便成为歌剧诞生之年。
阉人歌手演唱《让我痛哭吧!》
为了使宣叙调的演唱能取得像古希腊人在广场上朗诵悲剧台词那样响亮的,就得有充分的呼吸支持,消楚的咬字和洪亮又能传远的声音,为了改进演唱的方法,就产生了”美声“(bel canto)唱法,可以这样说:美声”是早期歌剧的产物“。
与此同时产生的其它种类的声乐作品,如坎佐那(Conzone)乐器伴奏的独唱歌曲康塔塔(Cantata),清唱剧(Oratorio)等也逐渐完成了向主调音乐的转变,并有不少佳作问世。
年蒙特维尔第创作了歌剧《奥菲欧》(Orfeo),在这部作品中,音乐的旋律性大大加强,出现了咏叹调式的歌曲和主调风格的多声部合唱,并扩大了乐队,从而使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大大提高,这部古老的歌剧至今仍在演出,并有一定的舞台。大家熟悉的阿丽安娜(Ariana)的悲歌《让我死亡》以古典式的感情表达使当时的观众泪流不止。蒙特维尔第使歌剧成为意大利较广泛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热于创作演唱和观赏歌剧,意大利和欧洲各大城市都效仿威尼斯建立起歌剧院。继蒙特维尔第之后,活跃在威尼斯的是卡瓦利(Pietro Francesco Cavalll,1602—1676)和切斯蒂(Marco Antonio Cesti,1623—1669),他们更为重视咏叹调写作,在旋律的抒情性上也有所发展。切斯蒂的作品还很重视声乐技巧的发挥。
在17世纪和18世纪之交,歌剧艺术的中心地从威尼斯移至那波里。那波里乐派的代表作家是亚·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1660—1725)。那波里乐派特别注意发挥人声美,使声乐水平特别是花腔技巧,得到空前提高。这个乐派在18世纪上半叶闻名于全世界,欧洲许多国家都有这个乐派的在工作。但那波里正歌剧是在宫廷剧院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不免受到了贵族观众享乐主义趣味的腐蚀影响而日趋衰落,虽经约梅里(Niccolo Jomelli,1714—1774)等努力,也未能克服其危机。与此相反,接近民间生活的那波里喜歌剧却得到发展,代表人物有佩戈莱西(Giova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普契尼(Nicolo Piccini,1718—1880)帕伊谢洛(GiovaniPasiello,1740—1816)等。
安吉拉。乔治乌演唱《为艺术,为爱情!》
那波里乐派奠基者亚·斯卡拉蒂的创作能够保持戏剧要求和音乐要求的一致性,没有他的后继者的那些弊病,他确立了三段体咏叹调形式,第三段重复段音乐素材时,演唱者可添加装饰和花腔。他的创作对学习声乐技巧颇为有益。
十七世纪意大利歌剧在国外传播,促成了一些国家民族歌剧的诞生。法国,原籍意大利的宫廷作曲家吕利(Jean Baptiste Lully,1632—1687)写出了受到法国古典悲剧朗诵声调影响的法语宣叙调,并在歌剧中加进了豪华的芭蕾舞场面。拉莫(Jjean Philippec Rameau,1683—1764)是继吕利之后的一位富有性的法国作曲家。他的歌剧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比吕利有更多的旋律性和抒情性,和声的运用清晰新颖,使用管弦乐队也更为充分。英国作曲家帕塞尔(Heny Purcell,1659—1695)写过大量的配剧音乐,其中有不少好的歌曲。他在晚年写的《狄朵与埃涅阿斯》(Dido and Aeneas)是英国的部民族歌剧,遗憾的是后继乏人。
在音乐史上,一般把文艺复兴后的十七世纪初至十八世纪中叶这段时期称为巴洛克时期,在创作上取得成就者大多是意大利人。但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却是两位德国人——巴赫(Joh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和亨德尔(George Friderie Handel,1685—1759),他们继承过去的传统,吸取同时代各国音乐的成就,使他们的创作达到的高度,对后来的欧洲音乐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巴赫没有创作过歌剧,其声乐作品大多是以宗教为主要内容的合唱,而且比较注意发展德国本国音乐的传统。亨德尔则不然,他广泛地学习了意法德英各国的音乐文化,创作了大量的歌剧和清唱剧。美籍华裔斯义桂教授在沪讲学时,再三强调要多唱亨德尔的作品,以利于声音的规范。
十八世纪下半叶七八十年代德国掀起了”狂飙突进“文艺运动,提倡和人民接近,使用人民的语言,柏林歌曲作曲家舒尔兹(Johan Abraham Peter Schulz,1747—1800)赖夏特(Johan Friedrich Relchardt,1752—1814)和策尔特(Carl Friedrich Zelter,1758—1832)创作了颇受人民欢迎的”民间风格歌曲“他们以民歌曲调为素材以哥德(Johann Wolfgag Goethe)等诗人的诗篇作为歌词,写出了简单而有艺术性的歌曲。赖夏特和策尔特还是哥德的好朋友,他们的歌曲主要是用哥德的诗谱成的。与此同时,晚年的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也在维也纳推进这一运动。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几位在交响乐歌剧清唱剧协奏曲重奏曲奏鸣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辉煌成就,他们虽然不很注意艺术歌曲写作,但他们有限的作仆品却推进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如海顿在歌曲中加上前奏和间奏,增强了钢琴伴奏的作用。莫扎特也写了三十多首受人喜爱的歌曲,其中的《紫罗兰》是一首当时罕见的具有浓厚的浪漫风格的通谱歌,为刚刚兴起的艺术歌曲体裁树立了一个典范。贝多芬用哥德诗谱写的歌曲,真挚纯朴,也是的佳作。三位的创作,为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1828)舒曼(Robert Schulmann,1810—1856)勃拉姆斯(Johahnnes Brahms,1833—1897)……开拓出十九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灿烂前程。
带伴奏的独唱歌曲文艺复兴后期兴起于意大利,但是这种写作势头并没有在意大利等国家持续下去,因为意大利人后来更热衷于创作更为精致而复杂的歌剧咏叹调;而德国人则热衷于写芭蕾舞音乐;英国自珀塞尔以后,长期没有出现伟大作曲家,连改编民歌这类事情,也要请外国人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和贝多芬代劳;只有在德国,这种艺术歌曲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古典时期就有了初步的兴盛,而且顺利地导向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空前繁荣。
考夫曼演唱《花之歌》
从歌剧诞生以来的十七十八世纪古典歌曲,它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先进思想,在声乐写作技术上亦有可供借鉴之处,而在风格的纯正和表现古典美方面则是无与伦比的。它们是发展美好音质,学习真正的美声唱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典,是全世界声乐教学普遍采用的好教材。
十七十八世纪的”美声唱法“(Bel Canto),也有称之谓”美声唱法的黄金时代“。与十九世纪大歌剧形成后的”美声唱法“,即”新美声时期“的唱法上是有所区别的。大歌剧形成前的意大利歌剧称之谓正歌剧或严肃歌剧(Opera Seria)。正歌剧中唱主角的都是阉人歌手,如的意大利阉人歌手法瑞奈里(Farinelli)和卡法瑞里(Caffarell)等都是人人皆知的歌唱家,很多歌剧作曲家如蒙特维尔第卡西里米亨德尔格鲁克莫扎特等都为阉人歌手创作。
《绿树成荫》《让我死亡》《没有优丽迪茜怎能活》等歌曲都是当时歌剧中的咏叹调,演唱的主角也都是阉人歌手,他们特有的生理机能,充沛的呼吸量,精湛的声乐技巧,给这个时期的的歌剧及”美声唱法“的形成与传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十九世纪大歌剧逐步形成,”美声唱法“又发展到一个新的兴旺的时期。随着时间的推进,被扭曲了的阉人歌国际音乐网自然消亡。但这些正歌剧中的咏叹调后人都把它当作古典歌曲来演唱,也不受歌剧咏叹调中的角色的限制。如《绿树成荫》《尼娜》等歌曲,不论男女,都可用来作为音乐会独唱节目,作为训练更是声乐学生必唱曲目。
传统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重要的综合教育功能。2014年颁布实施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都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教育的重要性。2017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民族自豪感,必须加强戏曲普及教育。
然而,由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戏曲普及教育师资匮乏,急需将传统戏曲纳入学前师范生声乐教学,增加传统戏曲知识认知,让学前师范生感受传统戏曲的精髓和文化内涵,储备更多传统音乐文化内容,提前师范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能力,理解传统戏曲传承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以培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履行民族文化传承和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责任。
分析培养需求,明确学前师范生声乐教学目标
幼儿教育是奠基性教育,童年生活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幼儿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直接关系着幼儿的童年幸福和终身发展。学前师范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提升幼儿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应首先从学前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抓起。
幼儿教师的职业标准为学前师范生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全面激发学前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前师范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跨学科的综合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前师范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以满足学前师范生的未来职业需求。因此,学前师范生人才培养需要审时度势,调整课程设置,建立全新的声乐教学体系,明确声乐教学目标,凸显人才培养的师范性。
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专业性强,分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突出表演性,培养的是专业演员。学前师范生的声乐教学目的旨在提升师范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教育能力,围绕声乐基础教学,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声乐理论的教学方法,了解声乐文献常识,使学生能够做到相对准确范唱教唱以及声乐赏析讲解。
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学前师范生的声乐教学仍在效仿专业音乐院校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定位不清,严重不符合学前师范生的声乐教学要求。学前师范生将来主要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需要综合掌握声乐演唱的技能和理论,而不仅仅是美声唱法或民族唱法,应该以适应幼儿教育的综合音乐教学要求达成”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情感体验为基础“的幼儿音乐教育目的。
遴选经典曲目,丰富学前师范生声乐教学内容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然而,在整个中国的声乐界却存在着”美声独霸天下“的声乐文化现象,无论声乐教师还是学生对美声唱法都有明显的审美崇尚,从演唱方法到声乐作品,西欧声乐文化占据着声乐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了声乐教学的单一性,严重违背了声乐艺术发展规律,更不符合学前师范生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基础化要求。
学前师范生声乐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使得学生严重”营养不良“,难以担负幼儿基础音乐教育的重任,这要求学前师范生声乐教学必须进行创新性变革,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戏曲中吸精纳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甄选优秀传统戏曲曲目,丰富学前师范生声乐教学内容,维护声乐文化的多样性,以满足学前师范生培养需求。
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悠久,是一种独特的戏剧艺术,其风格多样堪称世界之较。传统戏曲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与文化烙印,除京剧外,还有300多种地方戏曲,如越剧评剧锡剧豫剧黄梅戏等;每一剧种又包含多种唱腔流派和经典剧目,如京剧《龙凤呈祥》越剧《红楼梦》评剧《花为媒》锡剧《珍珠塔》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等。甄选各个剧种中的代表性曲目融入学前师范生声乐教学,可以大大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不同剧种的演唱风格和特点,感受多元化的戏曲文化和各地风土人情,理解并体验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和祖国传统艺术宝库的博大精深,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情感认同和文化自信。
继承戏曲艺术,提高学前师范生声乐素养
传统戏曲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其中的”唱“和”念“是戏曲的声乐部分,需要秉持”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表演手法。”演唱“并重的传统戏曲强调对”韵律“和”意境“的表现,注重抑扬(感情)顿挫(语气节奏)吞吐(韵味)收放(气氛)浓淡(意境)劲头(风格)等演唱技法,要求说清字头,唱正字腹(韵母),收好字尾(归韵),并在行腔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细腻的演唱技巧对唱腔进行润饰,以使唱腔别具光彩和韵味,达到”腔随字走字领腔行“的,体现韵律美与声音美。由于演唱形式演唱技巧的多种多样,形成了各剧种的风格,发展了有特色的演唱流派。
将传统戏曲丰富的声腔曲调演唱形式和多样的声乐艺术风格引入学前师范生声乐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多种音乐风格,了解不同的声乐状态,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了解并掌握传统戏曲不同角色不同流派的演唱风格演唱特点演唱技巧,可以丰富学生的演唱风格,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提生的声乐素养和教育能力。
在唱腔艺术方面,民族声乐唱法和美声唱法本身已经具有一套相对系统的发声练声方法,作为未来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学前师范生不仅要学习西方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与规律,更需要学习传统戏曲的咬字发音吐字行腔风格韵味等声腔艺术,以扎根于传统民族艺术土壤,深入汲取传统戏曲营养,使其成为基础声乐艺术教育的立足之本。
传统戏曲艺术中的”四功“(唱做念打),”五法“(手眼身发步),是培养戏曲演员较基本的要素。戏曲演员苦练基本功和追求精益求精的戏曲精神为学前师范生人才培养树立了典范,在学前师范生声乐教学中应大力传承和弘扬戏曲精神,以满足学前师范生”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基础性职业要求。
中国传统戏曲是扎根于丰厚传统文化土壤的综合性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藏,是民族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传统戏曲丰富多彩,艺术特色多元,集音乐表演歌舞文学念白舞台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具有多元教育功能,有利于当前师范生形成多维度的审美判断能力,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普及与传承。
将传统戏曲融入学前师范生声乐教学,无论对于学前师范生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与幼儿的发展,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教育,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音乐艺考都有什么专业,想必这是很多学生都想知道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音乐的专业类别,一起看看吧乐器表演专业在众多音乐学院里,乐器表演专业的分量较重,而且分的专业方向也较多,当然,招生人数也是较多的。乐器表演专业大概分为西洋乐乐器表演和民族乐乐器表演两个方向,而西洋乐乐器一般分为键盘乐器和管弦乐器。
西洋乐键盘乐器不仅包括乐器之王钢琴,还有电子琴合成器手风琴风琴等。开设钢琴演奏专业的院校很多,这些学生毕业后,有的出国深造,有的签约演出公司,有的留校任教。
管弦乐器包括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萨克司小号长号大号圆号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竖琴吉他打击乐等。与键盘演奏不同的是,键盘演奏很多时候是单独演奏,而管弦演奏则大部分是团体演奏。
民族乐器包括古琴筝琵琶三弦柳琴扬琴中阮二胡板胡笛管子笙唢呐打击乐等。与西洋乐比较而言,选择民族乐器的学生不仅要熟悉简谱,还要对五线谱略知一二。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乐器表演专业的考生,都会附加对乐理视唱练耳的测试,许多学校在乐理和视唱练耳的成绩中,筛选出成绩优异的学生。
声乐表演专业
声乐表演专业基本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和时下刚刚兴起的原生态唱法。一般情况下,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需要一定的钢琴底子,演奏需达到一定程度,而通俗唱法和原生态唱法则不作太高的要求。
学生在高考加试中不仅要演唱歌曲(美声民族通俗唱法),还要掌握乐理基本知识和五线谱视唱技能。
音乐学专业
音乐学专业包括艺术学与教育学两个方向。学习该专业的学生需掌握大量的音乐史论理论中外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美学等,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的能力,以及作曲技术的基础和相当的文学功底。
艺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将向电视台电台编辑评论策划管理,及影视公司等领域发展。
学习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必修的专业课程外,还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接受舞蹈指挥等相关方面的训练。
考生应掌握乐理基本知识和视唱五线谱技能;能演奏乐器;会演唱;掌握中国民族音乐和中外音乐史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好的文字写作能力。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加试和学习钢琴声乐两门专业课,而声乐一般则都是美声与民族唱法。
作曲及作曲理论专业
在四年或者五年的大学本科生活中,该专业的学生不仅学习作曲技术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各种音乐体裁的作曲技巧,并能够熟练地把握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俗称四大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侧重学习戏曲音乐作曲者,还应系统地学好戏曲音乐艺术的知识戏曲作曲的基本技能和创作规律等。侧重学习电子电子计算机音乐者,除了系统地掌握电子技术的有关知识,还要能够较熟练地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音乐分析研究和创作。
一般来说,考生在高考加试中不仅要通过钢琴或其他乐器的专业加试,另外还有乐理和视唱练耳的严格考试。
录音艺术专业
随着影视音乐的日渐繁荣,人们对录音技术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更多地使用高科技设备以及市场对于高品质的作品的要求,使得这个领域对录音艺术的专业人士需求量不断增大。该专业毕业生除了能在广播电视电影系统从事声音音响设计录制外,还可以在很多商业的演出公司工作,更可以到高校任教。
相对来讲,录音艺术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求耳朵对声音的高敏感度外,还要加强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的训练。比如,声音录制艺术处理等方面,以及掌握声音(音响)设计音频节目制作的能力。
音乐表演专业
音乐表演专业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的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表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本专业严格的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的指挥或演唱(奏)的能力。
具体来说,毕业生应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具有演绎不同风格及体裁音乐作品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主干学科为艺术学,主要课程有表演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重奏(唱)合奏(唱)等。
较后还要提醒大家:艺术联考将近,联考(统考)越来越重要,很多曾经需要校考的学校都转变为以联考成绩排名录取,希望大家能够在联考中取得好成绩,增加自己可选择学校的概率。当然有部分学校也需要单独参加本校组织的校考(一般在年后开始),希望同学及家长们做好攻略,提前查看该校招生简章。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
虽然自己很想学唱歌,但确实不太喜欢学美声。
美声唱法太过正式,唱起歌来给人太过庄重一本正经的感觉。
平时想唱一些耳熟能详的通俗歌曲,用美声唱吧,味道完全就变了。
一首简单的抒情歌或的歌经过美声唱法一唱,就成了歌唱比赛的感觉。
那种歌唱家的姿势和做派,会让自己唱歌时很不自在。
因为美声唱法太过正式的特性,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出来了另一种唱法: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也叫流行唱法,以下皆称为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注重情感表达,有重情轻声的倾向,表演具有随意性。
正是这种追求唱歌”自由“的感觉,使流行唱法受到无数唱歌爱好者的热爱。
本文系中音阶梯网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
音乐培训班招生简章下一篇:
音基考试:2018音基越来越受重视了美声唱法教学相关推荐
音乐剧是一门非常有艺术特色的学科,表演者可以通过各种舞台表现,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当然对于音乐剧的考生来说,参加培训非常重
通俗演唱的唱法非常简单,而且唱出来的音乐美妙动听,所以很多喜欢音乐的考生都喜欢学习通俗演唱。那么通俗演唱高考指导机构哪个比较
许多艺考生都在咨询辅导学校,其实选对一个音乐辅导学校,可以让考生的音乐知识水平得到提升。那么美声唱法高考辅导学校选哪个?美声唱
艺考热门地区